想发财,没错!错就错在你不懂怎么考察。考察行动不到位,就算你想上三天三夜,该赔还得赔!
外因:
前期考察谨慎有道 方方面面要过关
1 考察样品
案例 不看样品赔钱没商量
可算找到发财的道儿了!王英心急火燎地汇出了5000元,买了一大堆产品。可打开一看,她呆了!
什么沐足液?这东西,说白了就是洗脚水!包装就像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纸箱,名称、厂家、商标,啥都没有,简直就是“三无产品”。血汗钱哪,总不能全砸手里,硬着头皮卖吧!结果可想而知,一瓶没卖出去,白眼儿却没少遭。王英狼狈透了,不看样品就进货,她真是哑巴吃黄连——有苦说不出啊!
自己打拼商场多年,竟然让别人给骗了!福州某贸易发展公司的林经理怎么也想不到。
2003年,在一家品牌杂志上,看到了科技新品——新型报警自动锁,林经理敏锐地意识到巨大商机。他马上细致地调查市场,结果和预想的一样。他直接打电话给厂家,询问做区域经销商的相关事宜。就因为相信品牌媒体,这一次,他竟然没有验证厂家及产品质量,就按照厂家的要求,寄去了近千元的货款。
可是,一个月过去了,也没有收到产品。打电话一问,对方诚恳地说:“请再等等。现在,全国各地要求做代理、要样品的太多,我们断货了。我们尽量让你先排上。”
都断货了?这是好事啊!说明产品好销啊。可是,3个月过去了,始终不见样品。这一下,林经理可着急了!不是怕投资打水漂,是担心错过了投资的最佳时机。一再打电话,厂家只好让乌鲁木齐的代理商先给林经理发两个样品,林经理只好同意。
半个月后,他果然收到了样品。仔细一看,并不是厂家生产的。一用,更气人——不但不自动报警,报警器一旦自动打开,无论怎样按动“停止键”都无法自动关闭。林经理立即委托朋友,到这家企业去看个究竟。结果,按照广告上的地址,根本没有这个厂。林经理这个悔啊!如果当初,他能让朋友替自己实地考察,先寄一两个样品……哪能上当啊!
注意:考察时,最先看什么?样品,样品,还是样品!我们一再重申:项目不论大小,都要先买个样品看看。不能听对方的一面之词。好不好,值不值,自己判断!
样品怎么看?由里到外:外观、功效、价格、质量……凡是广告中宣传的要点,都要一一核对,切忌主观空洞地判断好与坏。
2 考察当地市场的同类产品
案例
知己不知彼高价买回的产品没有竞争力
看着眼前的货,李猛心里这个美呀!万里挑一,就看上这种洗车新产品了。样品看了,效果好,没说的。李猛迅速签了市级代理。“产品好,没有不赚钱的道理!”他捧着这些宝贝乐颠颠地去推销,整整2万元买回来的呀,就指望着它下金蛋了。
“啥?200?你抢钱算了!几十块钱的洗车剂有的是,不比你的差!”一句话,把李猛说个透心儿凉。当初,咋就忘了比比本地的同类产品呢?
注意:不比不知道,一比见底细。样品再好不算好,还要禁得住同类产品的较量。
比什么——功能是否突出,价格是否合理,质量是否有优势。
认真调查本地市场,弄清需求量,特别是有无对手、对手的实际情况,最终判断所选项目是否适合自己,是否能够真正做大。
3 考察样板店
案例
别被样板店迷住眼睛
加盟已经一年多了,可生意就是不见起色。向厂家请教,答复还是那句话:“看看样板店的成功吧,适应期过去就好了。”入不敷出,老本赔得精光,刘老板一脸晦气。为啥人家样板店就那么红火,自己经营起来就半死不活的呢?
注意:样板是商家花大价钱包装出来的,为的就是让你心动。商家力推的样板店,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、财、物之后,才出现的盈利局面,并不具备可复制性。
暗中考察、多跑几家是不错的方法。当一个普通顾客,和店主、员工聊聊天,暗中估算日营业额、经营成本等,分析客户群、消费时段等等。多呆几天,盈利状况可见分晓。
有目的性地提问,看对方能否合理解答关键疑点,也是好办法。